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市检察院沈丙友检察长应邀参加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
时间:2025-11-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5年11月8日至9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吉林长春举行。东莞市人民检察院2篇论文收录于此次年会论文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沈丙友应邀参加年会。

本次年会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诉讼法治体系”为总议题,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振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致开幕辞,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沈亮,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吉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闵春雷主持开幕式。

本次年会设置了4个分议题进行平行研讨。其中分议题二以“公正高效权威的刑事司法体系建设”为主题,由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晓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担任主持人。在该分议题中,沈丙友检察长围绕“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改革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进路”进行发言,并与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沈丙友检察长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落实中面临庭审实质化难题,部分观点认为改革未完成乃受检察机关作用影响,现有以侦查为中心、以起诉为主导的诉讼体系导致庭审活动萎缩,进而引发检察中心主义的讨论。其争议焦点集中于检察机关推动的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改革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高适用率。

针对“检察中心主义”的质疑,沈丙友检察长认为需澄清当前对以审判为中心内涵的四重理论误读,即误读认罪认罚导致庭审虚化;误读请求权与裁判权的关系,将诉辩协商与量刑建议当作公诉权对审判权的侵越;误读诉讼整体与诉讼阶段的关系,将不同诉讼阶段的中心简单等同于诉讼整体的中心;误读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一体化关系,将审判为中心片面理解为所有案件所有诉讼证据和事实的认定均需在法庭上决定。应当认可认罪认罚从宽的高适用率具有其正当性,这体现程序法定与检察机关法治担当。而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持续强化证据收集、审查、运用,夯实证据中心主义的基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达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东莞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通过平台搭建和品牌文化建设持续激发调研热情、活跃调研氛围、提升调研品质。2025年,持续推进“莞香论案@185”东莞检察理论研究品牌建设,共有4篇论文在《人民检察》《中国检察官》等期刊上发表,立项省以上检察理论研究课题10个,多名干警受邀参加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等高水平研讨活动。

接下来,东莞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弘扬“秉忠守正、崇法惟民、求新务实、精业笃行”的新时代东莞检察精神,推动形成“大研究”工作格局,让学理论、重研究、促实践在东莞市检察机关蔚然成风,持续产出有东莞特色和有影响力的检察理论成果,为东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关于我们
市院概况
市院领导
机构设置
下辖区院
人员信息
法律文书
大要案发布
检务须知
业务流程
检察听证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