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莞香论案@185”品牌启幕 首期聚焦“违背妇女意志”司法认定难题
时间:2025-08-2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为深化检察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融合,2025年8月18日,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举办东莞检察笔友会成立仪式暨“莞香论案@185”品牌首期活动,围绕“性侵害案件中违背妇女意志的认定与证明”主题展开论案研讨。活动邀请吉林大学杨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田刚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陈小彪副教授等高校专家,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陈莫强专委及检察业务骨干,共同围绕证据标准、主观意图认定等关键议题展开多轮研讨交流,并引入AI大模型作为“与谈嘉宾”,市法学会、公安机关及法院干警代表共同参会。

品牌启航:莞香文化赋能检察理论创新

活动以“莞香论案@185”品牌宣传片开场,“莞香论案@185”品牌以东莞莞香文化为喻,将检察理论研究比作“凝香载道”的过程——需经实践淬炼与时间沉淀,方能成就“法意悠长”的精品成果。“莞香”旨在彰显东莞的莞香文化特色,体现东莞符号;“论案”蕴含着探究和讨论案例的含义,体现聚焦检察实务研究的特点;“@185”则源自东莞市检察院地址东城西路185号。


东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曾超宇在致辞中指出,品牌的创立旨在通过搭建实务与理论对话平台,破解法律适用难题,推动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为品牌落地的重要载体,东莞检察笔友会同步宣告成立,首批70余名成员涵盖市检察院各条线业务专家与骨干,将承担活动策划、案例研讨及成果转化职能。

主题聚焦:四类代表性案例透视司法认定困境

首期研讨聚焦成年人熟人性侵害案件,精选四类代表性案例展开深度剖析。针对“单方醉酒”与“双方醉酒”案件,探讨“违背妇女意志”的具体判断;直面“伦理与法理的冲突”,探讨丈夫“许可”智障妻子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案件定性;分析“心理强制行为认定的边界”,探讨PUA式精神控制手段能否构成“胁迫”;聚焦“特殊职业身份的证据采信”,探讨如何避免职业标签预设,通过客观证据综合判断真实意愿。


(与谈专家)

创新突破:AI参与研讨多视角碰撞出思想火花

活动引入AI大模型作为“与谈专家”,在各单元尾声展示案件分析过程,既体现其客观分析能力,亦尝试赋予司法人文关怀。同时,论案活动积极构建“多元视角融合”,理论界与实务界展开深度对话,男性与女性专家形成观点互补,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并重研讨,突破单一视角局限。

(主持人)

深度共识:提炼证据规则推动司法理念升级

经过全天的研讨,与会人员在多个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是及时转变办案理念。随着治安的持续变好和性观念的变化,陌生人案件减少的同时熟人案件逐渐增多,必须准确把握犯罪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理念,谨防以前可能是正确的“经验常识”成为当下不合时宜的“刻板印象”。二是加强言辞证据的审查,必须全面收集和审查双方关系、案发时间、案发场所,案发前、案发时、案发后双方的言行表现等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证据,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经验、生活常识、风俗习惯、情势环境等因素,努力消除证据冲突。三是对特定身份不预设立场,不能直接使用品格证据来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避免在案件办理中出现被害人与被告人权利保护失衡的情况。


(汇报人)

东莞市检察院检察长沈丙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莞香论案”的价值不仅在于破解个案难题,更在于构建“司法共识生成机制”。他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更在于共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案例研讨——观点碰撞——规则提炼’的模式,让公平正义的‘最大公约数’在充分对话中自然浮现。”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东莞检察理论研究迈入“品牌化、常态化、实效化”新阶段。东莞检察将以莞香般的坚韧与执着,在提升办案质效的道路上持续探索,让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法治清香”弥久恒新。



关于我们
市院概况
市院领导
机构设置
下辖区院
人员信息
法律文书
大要案发布
检务须知
业务流程
检察听证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