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检察院召开2024年度全市优秀调研课题交流暨2025年度课题研究推进会。课题代表,两级院调研骨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参会。会议由市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徐玲利主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沈丙友出席并讲话。
2024年度,东莞市检察机关以课题为抓手,两级院共立项课题四十余项,涵盖“四大检察”多个领域,并将课题研究中的优秀成果精选形成《2024年度东莞市检察机关优秀课题成果汇编》,在会前制发两级院参阅。本次研讨选取十项课题分4个小组进行汇报,两级院调研骨干结合课题与检察工作实际进行与谈交流。

第一组对省检察院重点课题“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研究——以当前刑事办案模式的反思与完善为视角”开展讨论,围绕证据收集、审查、运用环节的实践困境,对无罪和撤回起诉案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讨论,并从检察履职视野提出解决思路。

第二组对“新型、隐性贿赂犯罪认定疑难问题研究”“行贿人‘代持型’受贿既遂形态探究”等职务犯罪检察研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组对“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背信犯罪适用”“大数据推动刑民交叉‘一事二理’案件民事检察监督”等民事检察实践中的前沿问题进行讨论。



第四组对“未成年人盗窃再犯实证考察及治理路径”和“数字赋能检察侦查路径思考”等问题进行讨论。



在课题研讨的点评环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潘星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师王晓玲,结合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和当前从事的法学研究工作,从各自领域出发,围绕课题研究方向和目标,调研文章的内容框架、写作技巧,以及课题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最后,沈丙友检察长作总结讲话,对2024年优秀课题进行了点评,并对进一步提升2025年度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实效提出要求。

一是要坚持从政治上着眼、法治上着力、理论上着笔,确保检察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不做无用之功。要紧紧围绕检察工作重要部署、重要规划、重要改革、重要举措等,结合东莞实际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的研究。二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思考、研以致用。检察课题研究应扎根司法办案实际,司法实践中面临什么困境,就研究什么问题,努力做到将检察研究和办案实务结合起来,在办案中思考,在思考中办案,以检察实践滋养检察理论,以检察理论服务检察实践。三是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努力解决问题。要深入了解东莞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手写我口,我文述我思,避免凌空蹈虚。发挥好检察机关善于实证研究的特点和优势,运用基础数据和典型案例强化论证,提出对策建议,更好服务科学决策和法治实践。四是要扎根基层沃土,努力练好调研基本功。检察办案人员决不能成为机械办案的“匠人”,要通过持续加强学习、思考和研究,让往返于事实与法律之间的目光更加深邃,透过法条简单的字面含义探寻到背后的法治精神,让办案的精细度和准确度不断提升,逐步从单纯的办案者升格为一个善于思索的“工匠”,并最终成为特定领域的大师、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