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第25个知识产权日,4月26日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与东莞市法学会、东莞理工学院联合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挑战、创新与未来——技术变革与法律规制协同发展”主题研讨会。
东莞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向东、东莞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健和出席会议并致辞,东莞理工学院法律和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郑玉敏教授作总结发言。东莞市两级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负责同志、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师生、律师代表、企业代表和公安机关、法院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研讨报告会。

一、致辞环节
向东副检察长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深刻改变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实践。本次研讨会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这一主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新问题。

张健和专职副会长指出,东莞正在加速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汇集大量高新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应跟上产业的发展。此次研讨聚焦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次理论和实务深入交流的盛会,将有力推动东莞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迈向新台阶。

二、主旨发言环节
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负责人姚凤玲以“AI时代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检察担当:创新、挑战与协同治理”为主题进行分享。指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者与治理协同者,应当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以技术赋能检察办案,妥善解决权属争议、侵权认定、证据收集固定、法律适用等新难题,构建多元共治体系。

东莞理工学院宋戈博士以“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应对”为主题,从人工智能技术特点、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及其应对等方面展开,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确定争议等问题,提出坚持人工智能工具主义、完善行业标准、以技术规制作为法律规制补充等应对思路。

高新科技企业代表从实务角度提出当前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律师代表对现有知产保护体系进行梳理,总结司法实践规则。
三、总结发言
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郑玉敏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是高校理论研究新议题,东莞理工学院正积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法律保护研究。本次研讨会既有理论探索研究,也有实务经验分享,对推动人工职能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讨会是东莞市检察机关加强检校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利于司法机关充分借用“外智”,为解决疑难复杂法律问题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对打造东莞知识产权保护“检察+高校”合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东莞市检察机关将不断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完善协同治理机制,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质效。